以平常心過簡單的生活
姚瑞麟
當今世人生活偏重享受物質文明,迷失在聲色貨利之中,無法以平常心面對生活,處順境則得意忘形,遇逆境則怨天尤人,心存僥倖,投機取巧,好高騖遠,貪得無厭,罔顧道德仁義倫常禮法,以致人性澆漓,世風日下,致使人們情緒不安,煩惱憂愁不斷,如此物質生活再好,也不會感到幸福。
在實際生活體驗中,印證了作者在《真》書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科「平常心是道」所提示的「唯有以平常心過簡單生活,才能真正享受真善美的幸福。」
所謂平常心,是要我們的心在日常生活中,面對任何情況,都能保持平靜、恆常不變,凡事無過與不及,無論成敗得失,都以平常心看待,不被生活壓力或外境的誘惑所影響,一切順其自然,所以平常心就是道。
所謂簡單生活,並不是消極人生,而是放下複雜生活的包袱,不為物累,不為情困,體悟人生真諦,不在功名利祿上迷失方向,亦非抑制正常生活享用來降低生活品質,而是以平常心看待得失,不攀緣,不強求,知足常樂,返璞歸真,讓心靈永遠保持寧靜,和平喜悅。
世人欲落實「以平常心過簡單生活」,當注意把握下列十點原則:
1.面對一切人事物的是非、得失、好壞都不要過於分別執著計較。
2.心要靜下來,注意思緒有條有理,做到生活井然有序。
3.面對逆境時,放下憂慮,欣然接受,把握機會歷練,使心智趨於沉穩。
4.以微笑面對吃虧,想想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的哲理。
5.被人毀謗侮辱時,想想對方在為我消除業障,自然不會生氣。
6.生病時,冷靜面對,欣然接受治療,並以同情心關愛自身細胞,病痛就會減輕,病魔也會降伏。
7.遇到不如意事,想想這是人生應修的安忍功課。
8.摒棄複雜的生活慾望,事忙心不忙,讓心靈保持寧靜。
9.凡事不苛求、不強求,得少為足,知足常樂。
⒑要用靈性主宰慾望,不讓靈性當肉體意識的奴隸。
古聖先賢勉勵世人:世間無有真正壞人,好壞皆係習氣問題,起因於分別、執著與妄想,從而造成種種煩惱與痛苦,務須消除不好的習氣。
聖賢之勉勵照亮了人生,指引世人若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問題,必能沖淡不好習氣所帶來的煩惱與痛苦,從而享受真善美的幸福。